宋时自从送晏子归进宫,就一直茶饭不思,胡思乱想。
直到她娘家和儿媳妇娘家的关系都传信出来,晏子归在东宫好的不得了。
太子宝贝的很,都不用见太子妃的面,何来被太子妃欺负一说。
宋时心下稍安,就准备回曹州。
她叫来丁妙双叮嘱,她不在的时候,京城就由她当家,都是弟弟妹妹,该管管,该罚罚,必要时让大郎出面,他是大哥,他们不敢不听。
丁妙双既然嫁作长子媳妇,就早有照顾弟妹的准备,虽然这一天比她想象的早点。
“自己弟妹倒是好说。”丁妙双有点犹豫,这还有三房的弟妹,他们父母不在,万一有个闪失,她不好交代。
“子佩和子衿住一块,至于识宝识玉两兄弟,他们本就形影不离,学习有二郎看着,你只管问他们的奶妈子生活缺什么少什么补齐就是。”
“对了。”宋时想到一点,“如今二房的人还跟着在同一家学堂,万一他们到家来玩,不管多晚,都要送他们回去。”
宋时提醒丁妙双,住了一晚有二晚,来了小的来大的,“你是小辈,面皮薄不好开口,不要给她们机会吃住你。”
“放心吧母亲,我是小辈不当家,但也没有分家的二房再来管家的道理。”
宋时点头,还有点事难以启齿,但思虑再三她还是说了,“如果子归有身孕,请你进宫看她,你要提醒她一句,有了孩子万事小心,切莫骄纵大意。”
“妹妹要是有了就是太子第一个孩子,那可是大喜事。”丁妙双不明白,为什么要她去说丧气话。
“太子喜欢她,她就越要谦逊,自古宠妾,有几个好结局的。”宋时叹气,做妻要担心宠妾,现在做了宠妾,又怕她不长久。
“她是聪明人知道轻重,但是我怕没人提醒她就想不到。”宋时叹气,“她得宠,就成了太子妃的眼中钉,什么都不做就足够惹人厌烦,她若再表现出高兴得意,那简直就是踩在太子妃头上跳舞,天下有几个人能忍。”
“万一生出儿子太子妃要抱养,给,舍不得,不给,万一误了孩子前程,她也要后悔呢。”
“母亲是不是想的太长远了。”丁妙双失语,漫说现在还没怀上,就是怀上了是男是女犹未可知,再说,太子妃想抱就抱养吗?
太子不同意,谁都没办法吧。
“她要把这些事情都想透,事情发生时才不会没有章法。”宋时叹气,妻子有礼法保护,而妾室依靠的只有宠爱。
她当主母看不上任何妾室。
现在女儿,她也只能转换思想去帮她谋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