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见到的事物越多,汤平越发佩服将军。
很多事情还没有发生,将军已经提前预料到,并做出了安排,没有强行要求,而是堵不如疏,提早做出了疏通。
难怪将军要分家。
汤平想通了将军的做法,彻底的服气。
晚上。
汤平没有回家,与刘英在一起喝酒。
此时月色正好。
五月天里人也清爽。
庭院之中。
汤平红着脸说道:“周家不知天高地厚,妄想和将军唱反调,说句不客气的话,就算我答应了周家,恐怕也无法影响到将军。”
刘英也喝了不少。
从永兴军的铁甲骑兵哨官,后来沦为将军的俘虏,如今又是大同西军的把总。
刘英也颇多感触,听到汤平的话,也忍不住吐露起来。
“将军的本事,接触过的人的确服气,冯节帅都比不上将军,只是冯节帅在大同的时候,说他自私自利也好,野心之辈也罢,至少把永兴军当做宝贝来看。”
“永兴军怎么了?”
汤平好奇道。
自己认为大同西军最厉害,可对大同而言,永兴军才是正军,大同西军和天成军是偏军。
刘英听到了许多事,惋惜道:“还不是拖欠军饷。”
“这算什么事,哪年不拖欠军饷。”
刘英摇了摇头。
“那帮文官整日看不起我们武夫,天天嘴上把我们武夫当祸害防备,自己每天满嘴仁义道德,实际上贪得无厌,冯节帅走后,他们没有了约束,不到两年而已,整个大同已被他们挖空了。”
汤平点了点头。
自己白天遇到的事,岂不是如此。
商人什么都敢干。
那帮官员同样什么都敢干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幸亏有将军压着。
只是冯庸走后才不到两年,大同就落得这般飘摇局面,日后将军也不在大同了呢?
汤平想了许久也想不出怎么应对。
后来再一想。
自己想到的问题,将军能想不到?自己瞎操心,听将军的就行了。
“喝酒。”
汤平念头通达,畅快的说道。
刘英见汤平如此神勇,气势惊人,哪里还敢再喝,想要找个理由开溜,岂料汤平看出刘英的盘算,死抓着不放,刘英无奈,只能豁出去相陪。
“赵主簿这趟去京城,花了两千两买了两幅字画回来,还带回来了三个女子。”
“光明正大的进入大同城。”
“官员们不但没人说,还宴请赵主簿,算是给他置办的接风宴,那赵主簿把他从京城带回来的两副画拿出来,好多人好作诗呢。”
郑昂笑着说道。
回了一趟家,听了许多最近的消息。
薛蝌没有在意,这些本是常态,有什么奇怪的。
王信也很平静。
自己和赵主簿还有一桩旧怨。
此人曾经是冯庸的心腹,暗算了自己几回,皆有他的份,不过此人见风使舵,看到形势不妙,提前投靠了张文锦,让他躲了过去。
他一个副官,每年的俸禄不过三四十两银子。
三十年不吃不喝也才一千两银子。
买名画的两千两,还有买女子的钱等等,他一辈子不吃不喝也挣不到这么多。
此人的手笔可不止这些。
老家田亩不下千亩,最爱字画,花费在上头的银两更是不可计数,加上大同的宅子,老家的宅子等等,只怕捞了三五万两都不在话下。
大同军镇每年的军费也不过百万两。
他一个主簿都能捞几万两银子,更不提别人了。
而且已经到了明着贪的地步。
难怪陶升跟了自己一段时间,最后又回去了大同。
跟着自己只不过获得一份实打实的俸禄,最多不过一些补贴奖励,犹如自己一个参将,别人一年捞个几千万把两银子算是好官了。
哪里像自己。
自己有点石成金的本事,算上自己两百几十两的俸禄,一年也不过千把两。
薛蝌和郑昂都是年轻人,而且背后有家族,利益方面不同。
倒是有点类同世家子弟。
世家子弟不贪,因为图谋的更多,权力变现的渠道也多;而官员的权利只在任期之中,当然要在任上的时候,能捞多少就是多少。
所以正儿八经的人才,除了郑昂与薛蝌之外,也就一些招募上来的普通人,见识太少,懂的也不多,需要学习成长的时间不少。
大周并不是没有人才,而是相比较在官府那边得到的,远远高于自己这边的收获。
自己也不过是名参将。
没有投奔之类的事情发生。
如此的大周,能不能熬得过去呢?
大明因为有个张居正。
很多人只知道一条鞭法,却忽略了张居正的考成法。
可以说张居正的确给大明续命了。
不光是解决了朝廷财政的拖欠问题,也把朝廷官员做事风气大改了一遍。
那么大周有张居正吗?
最有机会的目前是周道丰师徒。
两人大权在握,虽然头上有个太上皇,太上皇并不愚笨,只是因为放不下权力,有改革的条件,可也不一定。
万一太上皇担心引起群臣反对,导致群臣支持皇帝呢?
各有各的难题。
这也是大周风气滑落如此的原因之一吧。
官员们有了凭仗,多年如一日,胆子当然也越来越大,而上头为了自己的利益,又无法阻止,只能视而不见。
“你父亲有没有来信,说他几时回大同?”
王信看向薛蝌问道。
薛岩在金陵也有生意,离开大同已经半年。
“父亲说他已经到了京城,京城的事情解决了,下一步应该回大同。”薛蝌连忙说道。
刚好。
自己也要回京城,就怕两人错过了。
“给你父亲送封信,让他在京城先等我。”王信说道。
永兴军的事情,自己管不了。
赵雍的担心却没错。
永兴军现在反而成为不稳定因素,能不能和张吉甫谈一谈呢。
张吉甫虽然有诸多不足,官员身上的习性十足,可多少还能干实事,能干实事的官员,实在是难得,并不光是张吉甫的名声和才能。
太上皇也是看中张吉甫能做实事的吧。
天下聪明人多了去。
做实事又不讨好,又容易得罪人,风险最大,最不划算的事。
自己不愿意同流合污,又想要把事情做了,身边总要有人帮助才行。
军队虽然能解决问题,但是军队也要吃饭,自己不能拉拢地主乡绅,反而要打破地主乡绅们的依赖,那么手里还有钱和物资只有商人。
商人也有自己的想法,并不是所有的商人都能和自己一致。
有时候也会利益相左。
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人在其中,起码利益绑定的更深,大多数的时候能保持一致,不至于利益相左的时候,自己彻底陷入被动。
薛岩很合适。
此人聪明,商道分布也广,实力也符合自己的需求。
实力太弱了不行。
到了京城,得和他好好谈一谈。
自己培养他儿子如此用心,他总要知恩图报吧,王信意味深长的看向薛蝌。
薛蝌被将军看得有些发毛。
不知道将军打什么主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