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。
北静王府。
京城除了皇宫之外,能比贾府占地还要大,位置还要好的也只有四个王府,哪怕后来的义忠亲王,忠顺亲王府也不如贾府的地段。
贾府如今的地位远远不如忠顺亲王,奈何如今京城内圈没有多余的土地,忠顺亲王府的土地还是皇庄分出来的。
薛岩去过贾府,虽没有见过大观园,但是从女儿口中听过。
除了大观园外,贾府比不上王府。
薛岩跟着北静郡王身后,来到一处园子,园子不大,但很别致,有水池有凉亭。
“薛东家请坐吧。”
北静郡王水溶面色温和,指了指凉亭的石凳子,同时自己也坐下。
薛岩心情不错。
北静郡王虽然年轻,不过二十几岁,与王信差不多大,但是性格温和,待人和善,这方面比王信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“谢过王爷。”
薛岩客气道。
薛家已经不如从前,不过户部挂了名,领了内帑的差事。
不过自己看重的是薛岩。
薛家大房那边也听过一些消息。
少东家是纨绔子弟,烂泥扶不上墙,其女倒是有才,奈何四大家不被皇帝所喜,想要进宫的打算明显行不通。
水溶心里门清。
别看皇帝封了贾府二房的长女为贵妃,实际上根据宫里的消息,皇帝连碰都没有碰过,高高挂起,与冷宫差不多的待遇。
贾政这些年小心做人,奈何此人太过愚笨。
皇帝本身没有多少筹码,好不容易抛出一个贵妃的代价,却是贾政这样的蠢货,还有本就势衰的贾府,竟然一分为三。
亏了老本的皇帝,能开心才怪。
也就一个林如海了。
倒是不知道此人如今在忙什么,仿佛了无音讯了似的。
想起被“囚禁”的贾敬,可惜了此人。
哪怕这些年过去,锦衣卫仍然盯得紧,此人不敢有一丝逾越的地方,一声不吭当他的活死人。
水溶笑道:“说说王信。”
贾府是开国八公里的旗帜人物。
四大家只是明面上的说法,林如海这些人,还有广东那边的粤海将军等,金陵的甄家,还有后起的贾雨村等,这些人是不是他们圈子里的?
林如海祖上的门楣,不比史家差,比王家和薛家高多了。
贾府的嫡女没有一个嫁到史家、王家、薛家。
相反只有这三家的女儿上嫁给贾府。
正经的嫡女嫁给了林府,还有一个入了宫。
哪怕心里看不起贾府,但水溶不得不承认,失去了属地的北静王府,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政治小圈子,其实还不如贾府。
只不过同为异姓王,哪怕互相间不少矛盾,可当北静王府真的要落败了,其余三家也会悄然出手,比如保住北静王的爵位。
水溶很清楚自己的局势。
当个闲散王爷没问题,别的三家郡王一定支持。
想要重回曾经的地位,自己还有很多路要走,建立自己的势力是关键。
便览周边。
只有贾府符合自己的需求。
这些年自己对贾府颇多关注,如那出生衔玉的公子,自己很是期待了一番,结果如其父一样迂腐不可闻。
林如海很厉害。
但是此人选择了皇帝,然后便没有什么亮眼的人物。
王子腾上蹿下跳的厉害,实则小人行径,对于贾府这样的势力而言,最怕的不是一时困难,而是人心散了。
王子腾无疑加快了四大家的分崩离析。
薛岩不错。
可身份太低,商人而已。
没想到又出了个王信。
关键还与王子腾不合,天赐良机啊。
薛岩本不知道北静郡王为何相召自己,自己当初想要投到北静郡王门下,一则看穿了北静郡王需要招揽人手,二则别家也看不上自己。
大哥是大哥,自己是自己。
大哥走的突然,导致很多政治遗产没有交接给侄儿手里。
那些主动靠近自己的,反而对薛家有所图,所以这些年不是没有人伸出手,而是知人知面不知心,宁愿艰辛一些,自己慢慢来。
自己看上的看不中自己,看不上的又看中了自己。
找个靠山的想法一直都有,反而是这两年忙着王信的事,耽误了不少功夫,心思也淡了些,如不是北静郡王召唤,恐怕自己彻底丢之脑后。
原来还是为了王信。
薛岩内心了然,不禁有些郁闷。
说起来也巧,王信能走到今日,自己竟是眼看着此人一步步走过来的。
四五年的时光吧。
从此人从军到今日之参将。
“回王爷,王将军此人做事公正,赏罚分明,不为外物所动,能坚持自己,实属难能可贵的品性,且才能卓越,指挥有方,令人心服。”
薛岩认真说道。
水溶年轻的面容保持平静,眼睛掠过一丝诧异,悄然打量了薛岩,笑道:“没想到你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。”
薛岩连忙道:“学生不敢欺骗王爷。”
身份都是自己给的。
什么身份都没有,那就是草民、小人,没有资格与王爷说话。
所以哪怕是经商,也要有个举人,最少是秀才的身份,无论面对是谁,都可以自称为学生,不至于低人一等。
童生也可以自称学生。
如少年郎。
少年有无限可能。
而一把年纪的童生,哪里还有脸出来见人,只能满脸羞愧。
水溶没有继续质疑,沉吟了起来。
别看北静郡王年轻,其实与王信的性子有不少相似之处,如性格沉稳,待人和睦等。
不过王信是对每个人,除了敌人。
北静郡王只对有身份的人,哪怕是身为商人的自己,如果只是平民百姓,或者奴仆下人,那又是一回事了。
而且王信的许多本事,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天马行空,羚羊挂角般无迹可寻。
薛岩忍不住想到。
如果没有王信作对比,北静郡王的年纪和做派,可以打个八分,如今珠玉在前,只能给个六分,从之前的优秀变为勉强合格。
主要差在能力。
王信面对的问题不比北静郡王小。
他要做的事同样遭到朝廷的反对,如几年前的抗倭,以及今日的灭胡等,遭受种种阻力和泥潭,却能稳步向前走,实在是手腕高强。
水溶脸色舒展开,重新笑道:“薛东家返回大同的时候,帮本王捎句话给王信。”
薛岩猜到水溶看上了王信,恭敬说道:“王爷有令,学生一定办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