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叶晚云所想。
起初颇有挫败感的陈阳,心底是有些不忿,也有些恼火的。
可当听完叶晚云讲述的这些道理后,他因为挫败而燃起的怒火,悄然的被熄灭,整个人也忽然有了种醍醐灌顶的通透感。
文科出生,且又从寒门中一步步走出来的他,其实很多道理都懂,也都会说。
但懂和说,和能做到,却并不是一码事。
在清源镇工作那些年,陈阳对自己的定位,对正在面对以及接受了的现实都很清晰。
不说有多优秀,但起码让人难以挑出毛病来。
因为在那工作的进度并不紧张,做一些事之后,能有足够多的空隙,让他去复盘,去思考,去沉淀。
可自打来到清远县后。
升职速度是快了,接触的大人物也多了。
整个人也愈发光鲜,手中掌握着的权利也越来越大了。
但经历和发生的所有事,却都像是在极为紧张且又迫切的氛围里仓促进展的。
没有太多时间让他去沉下心思考,也没有空隙能够及时的复盘和沉淀。
就好比读书时期的孩子。
在普通班里格外的优秀,慢节奏的吸纳知识,能够更夯实。
可当突然有一天去了那种快节奏教学的优班,凭自身的聪明虽然能跟得上,但却很难再有时间去把吸收到的知识都消化干净。
短时间内倒没什么,可时间久了,神经那根弦绷的太紧了,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了。
而其中最大的问题,就是学生不再是吸收知识的主体,而是被知识灌溉的载体。
慢慢的,这个学生就会迷失自己的初心,或者,在吸收到太多知识后,找不准自己迈上新一个台阶的新定位。
此时的陈阳便是第二种。
初心还在,但在这个新环境,新职务中,渐渐对自己的定位就有些模糊起来。
好像,生活中就只剩下了不断的做事,不断的应付领导,搞好人情世故,所做的虽然都是与自己有关,可距离自己内心的世界,却有些远了。
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,他前面的路上蒙上了薄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