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司钰送往东宫的信,周洄特意等到晏子归来了再看。
当初兰司钰得知晏辞要御史巡按,立即就报名随行,如今正跟着在江南。
“连夫人都带上,他哪里是奉旨巡按,奉旨游历还差不多。”周洄打趣。
“也是难得的机会。”晏子归端来一盘甜瓜自己吃,偶尔给周洄喂一两口。
兰司钰的信里说了一些自己的近况,此外就是江南的风情人物,还捎带写上晏大人寻亲寻到一位百岁老人,实乃人瑞。
晏子归诧异,“难道祖母的师傅还活着。”
“祖母在江南还有别的亲吗?”周洄问,“母亲那想来也有家书,你召她进宫问问。”
宋时进宫是一个人,晏子归眼神询问,宋时先报喜,“你嫂子有身子,在家安胎就不进宫了。”
“这可是好事。”晏子归问,“去信告诉父亲了吗?”
宋时点头,从衣襟里掏出一本书递给晏子归,“你父亲来信说,找到你祖母的师傅,原本想接他上京养老,他婉拒了,说你爹没学过医术,不算他的徒子徒孙。”
“知道你继承了祖母的衣钵,就拿出这本医册说给你。”
晏子归摩挲着书皮,“祖母都没想到他老人家还活着吧。”
若是知道,定是早早去江南了,也不会。
晏子归偏头用指尖擦去翻涌而来的泪意。
“你父亲原本还想瞒着,但是老人家通透,见是他寻来,就知道你祖母不在了,他还宽慰你父亲呢,说人这一生,自有定数,顺其自然,无需怨天尤人。”
晏子归点头。
宋时又说二弟晏识学已经定亲,年底成亲,“定的是你父亲同榜进士的女儿,温婉秀丽,想来应该可以和你弟弟琴瑟和鸣,等过门后再带进宫给你看看。”
晏子归就说要捎带礼物给她。
宋时又说了些亲戚间的婚嫁,晏子归笑说,“这些我不懂,需要我送礼添彩的,母亲只管说,我准备就是了。”
“这些不用你费心。”宋时也笑,她会替晏子归准备好其他,再添上一两件宫造之物,就是很好的礼品。
“只是。”宋时欲言又止。
晏子归等着她说下文,宋时叹口气,“二房给贞英定亲,定了赵家的小儿子。”
赵家?晏子归起初还没明白是哪家,想明白后变了脸色,“赵康全的那个赵家?”
赵康毅在灵堂看到晏子归大杀四方,回去就惦记上了,好不容易等晏子归出孝回京,都来不及找人上门,晏子归就进了东宫。
他大受打击,一蹶不振。
家里给他相看他都不满意,魂牵梦萦就是晏子归。
最后他娘没办法,说晏子归有个堂妹还没有定亲,你要不要。
赵康毅人都没见过,就说要。
他知道此生和晏子归已经不可能,但是能和她扯上点关系也好,成为她的妹夫,也是一家人。
晏宁想给女儿找个名声好听的门户,饶雪呢,就想要实惠,想要家里钱多的,就这样家里来的媒婆多,也没定下亲事。
赵家请媒人上门。
两口子都惊呆了,就算他们还没分家,这门亲事对晏贞英来说都是太好了些。毕竟赵家现在在武将中算是翘楚。
晏宁还有些犹豫,毕竟害他爹意外的那场宴席里也有赵家的影子,但是饶雪推他,“你别糊涂,那件事和赵家没关系,本来两家井水不犯河水的,你胡乱猜忌,反而影响了两家的关系。”
“要不我还是去信问问大哥,再决定。”
饶雪见他分家了还是犹犹豫豫没有个当家作主的担当,气不打一处来,她直接去和莫欢说,婆媳两都觉得这是门好婚事。
就应下了。
两家交换庚帖,写了婚书,定了婚期,才去晏府通知宋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