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真的要嫁给一个我完全不认识的人吗?我真的要放弃自己的自由和幸福吗?”
李婉儿在心中默默地问自己,但答案却如同一片迷雾,让她看不清前方的道路。
就在这时,一名宫女急匆匆地踏入闺房,她的脸上带着几分急切与兴奋,仿佛带来了什么重要的消息。
她走到李婉儿的身边,低声说道:“公主,大明皇帝霍无畏和亲王霍元封已经抵达王宫大殿,正在等待您的到来。”
李婉儿的心中微微一颤,她本以为自己已经对这场婚礼麻木不仁,但听到霍元封的名字时,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个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身影。
然而,这份微妙的情绪波动很快就被她压了下去,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深沉的悲凉。
宫女见状,又悄悄向李婉儿透露了一个消息:“公主,您知道吗?那大明第一亲王霍元封,英武帅气,即便是穿上铠甲也掩饰不住身上的翩翩公子气息。他可不是您想象中那种粗鄙的武夫。”
闻此消息,李婉儿只是凄凉地笑了笑,她的眼神空洞而遥远,仿佛已经看穿了世间的繁华与悲凉。
她自顾自地说道:“若是两人都没有感情基础,年轻帅气的武夫和年老粗鄙的武夫又有什么区别呢?在这场政治联姻中,我们不过都是棋子罢了。”
听到这话,在场的宫女们心中不禁为李婉儿感到一阵酸楚。
宫女们都很清楚,这场婚礼对李婉儿来说意味着什么,也知道她心中的无奈与痛苦。
然而,作为宫女,她们只能默默地陪伴在李婉儿的身边,无法为她分担丝毫。
突然,又有一名宫女前来禀报:“公主,吉时已到,请您抓紧前往大殿。”
“嗯,我知道了!”
李婉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仿佛要将所有的悲伤与无奈都压入心底。
她缓缓地站起身来,任由宫女们将那件繁复华丽的嫁衣披在自己的身上。嫁衣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,但李婉儿的心中却一片灰暗。
她被一群人簇拥着走出了闺房,沿着长长的走廊向大殿走去。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刀尖上,让她感到无比的沉重与痛苦。
但,她却没有停下脚步,而是坚定地向前走着。
因为她知道,这是她作为西夏公主的责任与使命。
当李婉儿走进大殿的那一刻,她看到了坐在高处的大明皇帝霍无畏和亲王霍元封。
那霍元封果然如宫女所说,英武帅气,气质非凡。
只不过,在李婉儿的眼中,他却只是一个陌生的男人,一个即将成为她丈夫的男人。
“吉时已到,婚礼仪式开始!”
随着礼部尚书张鹤龄那洪亮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,整个大殿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大殿的中央,那里,李婉儿与霍元封正并肩而立,准备迎接他们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刻。
大明皇帝霍无畏缓缓站起身,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威严与慈爱。
正所谓长兄如父,先皇故去,他这个当哥哥的就得肩负起父皇的责任。
只见霍无畏缓步走到两位新人的面前,声音沉稳而有力:“今日,朕在此为大明亲王霍元封与西夏公主李婉儿证婚。愿你们二人,能够携手共进,相濡以沫,共同书写属于你们的传奇故事。”
霍无畏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两位新人的祝福与期望。
这场婚礼不仅仅是个人的结合,更是大明与西夏两国友谊的见证。
他希望通过这场婚礼,能够让西夏的百姓子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大明,进而融入这个大家庭。
“朕希望,以此为契机,让西夏的百姓们看到大明的诚意与包容。我们大明,是一个开放而强大的国家,我们欢迎每一个愿意与我们携手共进的朋友。李婉儿公主,你将是连接大明与西夏的桥梁,你的责任重大,但朕相信,你定能不负所望。”
霍无畏的发言深情而恳切,让大殿内的众人都为之动容。
“皇上万岁!大明万岁!”
霍无畏的发言得到了大殿内众人的热烈附和,他们纷纷站起身来,高举双手,高呼声音在大殿内回荡,久久不息。
紧接着,大明王朝礼部尚书张鹤龄继续发挥其作为礼部尚书的职责,他按照大明王朝的祖制和皇家礼仪,一丝不苟地为霍元封和李婉儿走完剩余的婚礼流程。
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,每一个步骤都宣读得清晰而庄重,确保这场婚礼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大明的传统与规范。
而霍无畏则在大殿内与民同乐,他身着华丽的龙袍,面带微笑,与前来参加婚礼的官员和百姓们亲切交谈。
他时而举杯畅饮,时而开怀大笑,展现出了大明皇帝的亲和与包容。
在他的带领下,大殿内的众人也纷纷推杯换盏,畅谈友情与未来,整个大殿内洋溢着欢乐与和谐的气氛。
傍晚时分,夕阳的余晖洒满整个大殿,酒宴已至尾声,宾客们逐渐散去,留下的是一片欢声笑语后的宁静。
大明皇帝霍无畏在侍从的簇拥下,正准备离去,却被他的胞弟、新婚不久的霍元封拦了下来。
霍元封一身戎装,英姿飒爽,与白日里在婚礼上的温文尔雅截然不同。
他开门见山,语气坚定地对霍无畏说道:“皇上,臣弟有一事相求。臣弟欲随军西征辽国,请皇兄恩准!”
闻言,霍无畏颇感意外。
他停下脚步,转过身来,目光深邃地看着霍元封,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。
随后,打趣道:“哦?元封啊,你今日新婚大喜,本该在洞房花烛,享受人生最美好的时刻,怎么反而跑到朕这里来,要请战上战场去受苦呢?难道,是新婚生活不合你意?”
一听这话,霍元封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,但很快便恢复了严肃的神色。
紧接着,只听得霍元封一字一句的说道:“皇上,臣弟并非不知新婚之喜的重要。但国事为重,家事为轻。辽国近年来屡犯边境,百姓深受其苦。臣弟身为大明亲王,理应为国分忧,为百姓出力;
因此,臣弟恳请皇上恩准,让臣弟随军西征辽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