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上一心为名的人很少,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的人才多。
士族不知道官逼民反吗,不知道压迫会遭到反抗吗。
不,他们全知道,他们只是在赌不会烂在自己手里而已。
说白了,今天被起义军杀害的那帮人都是在替自己的老祖宗买单而已。
罗轩叹息道:“你说的对,没几个人会为自己做过的事后悔,要后悔也是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做的更绝一点,关内的事咱们管不了,还是守好辽东吧,涌入辽东的灾民数量统计出来了吗?”
现在的罗轩无限庆幸辽东面前有条辽西走廊。
这条走廊就像闸门一样,顶住了洪水狂暴的冲击力,让肆虐的洪水一点点流进来,为自己安顿灾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。
否则大量灾民像洪水一样涌入,他也扛不住。
姚元崇说道:“赈灾以来,阳乐城共接收灾民四十二万,目前已全部分流到各郡县,其中丸郡分流十二万人,乐浪分流八万人,其余郡县数量不等。”
“士英那边也没闲着,最近带着舰队四处跑,从徐州,江东乃至倭国弄来不少粮食,省吃俭用的话还能再安置十万灾民。”罗轩可不是坐吃山空之人,近期一直在搞粮食,搞粮食的办法只有一个,购买。
沿海各州郡的官府虽然没粮食,但士族有啊,士族每年都要处理一批陈粮,腾出仓库储备新粮。
而且眼下这个情势,士族也不敢储备太多粮,万一被起义军盯上怎么办?
为方便逃命,大伙还是很乐意只留两三年吃的粮食,将其余的换成金银珠宝等硬通货的。
逃命的时候背几斤黄金总比背几石粮食轻松不是,而且只要扛过灾荒,黄金立马可以让自己从贫农变成贵人。
他们赌的就是自己能扛过去。
至于罗轩手中的金银珠宝,自然是抢劫扶余皇室及大族的了。
再就是倭国了,罗轩对倭国目前的情势不太了解,没敢贸然发动战争,粮食还是以购买为主。
辽东生产的布匹在倭国很受欢迎,只用粮食交易也赚了不少。
姚元崇继续说道:“金治中说玉米,土豆,红薯的长势不错,若是丰收明年便可全力推广,到了明年丰收的时候,辽东便能彻底摆脱饥荒。”
前提是明年辽东不遭灾。
靠天吃饭的年月,老天爷稍微打个盹就得死一茬人。
罗轩苦笑道:“时间匆匆,又特么快入冬了,除粮食外还得多储备点煤炭,尽量别冻死人。”
今年辽东刺史府就干了两件事,一是筹粮救灾民,二是盖房子。
数千名施工队员分成数十个小组,下到基层教导百姓盖房,同时炼钢厂一件兵器没打,全打火炉。
好在辽东资源丰富,否则还真供不起来。
有了火炉火炕这两件取暖神器,百姓应该能安稳的渡过这个冬天。
辽东好了,关内却……
起义军缺衣少食的,冬天肯定得冻死一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