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三层外三层将自己缠成企鹅,刚出门就是一哆嗦,站了片刻适应寒冷的气候之后,罗轩才走出刺史府,视察学校,视察军营,与学生和将士联络感情。其实冬天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的,比如视察规划,寻找问题商讨计划,提前做好能做的准备,来年开春立马着手解决问题,不要等干活的时候才发现缺这少那的。
一年忙半年休息半年,对懒散的人来说是好事,对有事业心的人来说就是折磨了。
罗轩心中有太多计划,明年打算在襄平建立十所小学,一所大学,从培养人才开始逐步发展,可这该死的大雪……
时间一天天过去,关内还是没有下雪,朝廷急了,萧敬下旨命各地筹措粮食,做好抗灾准备。
不过没啥卵用,各地诸侯反心已起,都在暗中积蓄实力,说不定明年的灾情会成为某些野心家作乱的契机。
视察讲武堂的时候,韦孝宽提醒了罗轩一句,说灾情一旦发生,势必会有很多人举家逃难,辽东要做好接受难民的准备,否则大量难民一旦涌入,会对辽东现有的体系产生剧烈的冲击。
这点罗轩深以为然,难民可不管什么社会秩序,朝廷法度,饿疯了的饥民连儿女都敢卖,有什么做不出来的。
不过辽东的存粮也不多,涌入少量难民还好,一旦涌入十数万乃至数十万,真有可能冲垮辽东的行政体系。
夏天缝棉袄,冬天织凉席,凡事都得未雨绸缪,不想灾情发生后手忙脚乱,就得现在开始准备。
但要怎么准备呢,扶余的大户被杀的差不多了,剩下的都是金顺一系的,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的,没理由去杀。
罗轩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捕鱼打猎,储备肉食,另外草原上不是冻死了很多牛羊吗,若能及时买回来腌了,或可支撑一段时间。
辽东别的不多就是盐多,可以往死里腌。打麻将的偏房。
罗姚田三人坐在沙发上边喝茶边讨论。
姚元崇率先开口道:“主公,灾民冲击对咱们辽东是场危机,但也是个机会,若能扛过去,辽东便可一飞冲天。”
都是官场上混的,有些事不用说的太明白,姚元崇和田不离都只有眼下是个什么局势,再次面对罗轩时全都换了称呼,罗轩象征性的推脱了几句便欣然接受。
田不离接茬道:“是啊,辽东现有最缺的就是汉人,涌入一批难民便可填补这个真空,对辽东未来的好处无穷。”
罗轩苦笑道:“道理都懂,但这场灾难未必扛的过去啊,没粮说什么都是闲的,若能再晚一年,再晚一年玉米土豆红薯就会大丰收,扛起来便可轻松许多。”
他种在刺史府的新作物产量不错,已经全部入仓,就等着来年全力推广呢,谁知道遇上这事。
新作物的事姚元崇也知道,思忖道:“主公,我建议明年将新作物种到丸郡去,种在辽东万一被灾民糟践可就麻烦了。”
提起丸郡,罗轩突然想到了郡守韦总,这名字喊起来总感觉怪怪的,不过人家爹娘取的,自己也改不了,姑且这么叫吧。
罗轩说道:“同意,不过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,给其他地方也分点,就是不知道韦总那边最近如何,盖修文和苏建威这俩余孽有没有被抓到。”
这两人是卡在罗轩喉咙的两根刺,不拔掉睡觉都不踏实,毕竟对扶余人来说,他们几个才是入侵者。